学科献礼二十大丨团结奋进创佳绩,E气风发向未来!
电院学科
献礼二十大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
编者按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瞄准科学前沿与关键技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科学合理和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办学体系,共建有八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值此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特推出“电院学科献礼二十大”系列专栏,生动展现各学科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向二十大献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交大人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源于1908年设立的交通大学电机专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于200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2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包括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光电器件与系统、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方向。现设有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等人才培养主体单位,同时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速电子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非硅微纳集成制造”服务平台等科研载体,在微波与高速集成电路、新型天线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微电子/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EDA技术等方向拥有较强的研究实力。
- 01 -
E心向党
筑牢发展“压舱石”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全方位开展师生支部共建和校企共建活动,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研志趣,与国家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合力构建促进产学研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2022年疫情期间,师生党员冲锋在前,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奋战在校园内外的多条战线上,为学生和有困难的群众运送三餐和生活必需品,带头当好“宣传员”“示范者”和“贴心人”,为守护校园和城市家园贡献力量。微波与电路教职工联合党支部建成上海交通大学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微波与天线博士生党支部入选上海市教委“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和“百个学生样板支部”。
师生党支部参观龙华烈士陵园
与上海航天八院共筑产学研教融合平台
- 02 -
E流人才
三全育人硕果丰
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学院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坚持“价值引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素质增强”四位一体育人理念,在毛军发院士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的本硕博贯通及大平台交叉课程体系,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课程和实践培养体系。近年来,教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2项。
在本科教育中,建立了产教协同育人机制,通过“课-赛-研-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荣获国内外各类竞赛奖超400人次,包括ACM学生科研竞赛总决赛冠军、IEEE电路与系统学生设计竞赛全球第2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冠军等。
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最高奖项创“芯”之星
大学生集创赛最高奖项特等奖
全国行业职业技能(集成电路EDA开发应用)竞赛冠军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多方位开展师生共建活动和“产学研教”融通工作,充分挖掘学科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塑造等育人元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打牢人才培养的“中国底色”。通过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图书角、红色经典传颂、师生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家国情怀,大批优秀毕业生投身航天、核工业等重要科研领域及中西部地区基层建设,为国家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 03 -
E不容辞
勇闯科研无人区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学科教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安全、解决“卡脖子”难题为目标,承担了十余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集成电路、新型雷达、光电芯片等领域实现多项重要突破,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三维异质异构集成是“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变道超车发展的突破口和历史机遇。毛军发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硅基MEMS光敏薄膜多层布线工艺,开发了新型异质集成毫米波雷达前端,发射功率、接收噪声系数、体积重量等综合性能指标世界领先。在国际集成电路领域顶刊IEEE JSSC上发表了我国电子封装集成领域的第一篇论文,获批新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毫米波异质集成电路”基础科学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毫米波异质集成电路基础科学中心成立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是集成电路设计的必备工具,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源头之一。该领域长期为国外垄断,易受禁售禁运限制,甚至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学科团队突破了射频集成电路和封装系统EDA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出首套国产射频EDA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已应用于半导体、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约两百家客户,在我国多个重要产品和型号装备设计中发挥关键作用,走出了一条射频集成电路EDA自主可控的创新突围之路。成果获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2020年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联合研发的射频集成电路EDA关键技术与工具
提出了新型光电融合信号处理方法,研制光电集成芯片,实现高分辨、多功能一体化电子雷达系统,为自动驾驶、无人机等新兴产业提供了核心支持技术。成果荣获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光电融合信号处理方法用于新型雷达系统
研发了系列化高性能专用集成电路,包括多项自主可控芯片成果,为航天、北斗导航、电子对抗等型号装备研制提供重要支撑;研制的阵列天线辐射干扰一体化设计技术,应用于“高分十号”卫星;新型高密度模分复用光子集成芯片等研究成果,支撑了“天河二号”超算系统应用;研制的新型片上激光雷达,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任务;提出占空比渐变的亚波长光栅结构,突破性地实现了光通信核心器件16个模式复用的纪录,在国家光纤通信会议(OFC)上首次以中国高校为第一单位发表了光器件类PDP论文。更有多项成果应用于光电领域龙头企业的产品研发当中。
阵列天线辐射干扰一体化设计技术用于我国“高分十号”卫星
由上海交大主办,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承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纳微快报(英文)》最新IF指数再创新高:23.655。五年平均IF高达19.837。近期,依托电院主办的《集成电路与系统》也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高起点新刊项目。这些期刊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我国在集成电路和微纳技术等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科发展。
《纳微快报(英文)》最新IF指数23.655
- 04 -
E心E意
师资建设百花放
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拥有实力雄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一百余人,科研人员中98%具有博士学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新加坡工程院院士1人,IEEE/Optica会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8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3名。
学科扎实推进“总支-支部”两级组织党建引领下的教师队伍融合创新发展,形成品牌特色。学科带头人毛军发院士领衔的“半导体异质集成”团队2021年获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一等奖,被授予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大电类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团队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贺光辉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付宇卓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十余位教师获校级“教书育人奖”“烛光奖”“凯原”十佳教师等荣誉。
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一等奖
上海市“工人先锋号”(2021)
贺光辉老师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付宇卓老师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
紧跟国家战略需求
以服务人民为最高追求
谋划新篇章
构建新格局
开创新伟业
乘风破浪 一往无前
在党建引领下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等方面
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信息与通信工程
你呢?
点亮“在看”,点赞电子科学、集成电路学科!
来源丨党群工作部 电子工程系 微纳电子学系
编辑 | 王佳力澜
责任编辑 | 王佳力澜